CST 眼图仿真实例 (中)- Classical方法
先总结一下之前介绍过的内容,首先眼图工具的4个位置:
1. 3D界面后处理:
2. 3D界面后处理模板:
3. 电路界面后处理:
生成后处理任务
4. 电路界面后处理任务:
3D中的两个眼图工具进入方法等效,但不常用,因为3D往往用于计算S参数,所以眼图工具中往往只能选择通过S参数计算;电路中的两个眼图工具进入方法也是等效,更常用,因为电路可以加阶梯信号激励,由于眼图是时域的KPI,通过时域信号获取眼图比通过S参数要合理合法。
那么本期要演示什么功能呢?上期介绍的是推荐的statistical模式计算,其实还有个classical:
这个classical和另一个后处理模板Eye Diagram – Wrap Time Signal to Eye Diagram道理是一样的,就是最传统最原始的眼图获取方法 --- 数字信号直接叠加。
那么是什么样的数字信号呢?当然是多个随机的0和1,常用的就是PRBS,也可以是真随机和K28.5:
那么多少个0和1合适呢?这个就是Classical方法的局限:多少0和1都不够。想象一下,假如误码率BER为10^-8,难道我们需要仿真上亿个0和1吗?这辈子不用干别的了,比挖矿还费劲。
我们用自带案例,差分过孔线来演示,里面的classical眼图都已经设置好:
先查看模型,用的是波导端口,multipin强制计算共模和差模。
可隐藏介质只看金属:
仿真带宽很重要,这个决定我们能看的信号最高速度。
正常仿真获得S参数:
前往电路,每个端口都加了一个1000mil的理想传输线,还有两个探针,P1和P2。
再看transient任务,用的是PRBS信号单端激励,所以可推测该案例的眼图就是Classical计算方法。这里并没有看差模或串扰的问题,只是演示Classical和PRBS组合获取眼图的方法。
可见一个0或1的时长是0.5ns。查看任务仿真时长,64ns,所以仿了128个bit。
单端发射信号:
单端接收信号:
然后我们看看后处理的眼图,这里用的并不是眼图工具的Classical,而是直接wrap time时间折叠。Twrap就是一个0加一个1的时间,1ns。两个后处理分别处理P1和P2的信号,分别获得眼图:
可见理想的PRBS叠加出来的眼图一定是方方正正的,上升下降都是我们自己定义的,这个结果没太大意义。
输出的眼图能看点东西,但是128的样本数量十分有限。Classical的结果推荐只看采样点:
下面我们用眼图工具中的Classical验证一下。添加一个新的Transient任务,必须用step(pulse)表征信道,不可以用PRBS:
仿真时间可大幅缩短,不需要64ns,只需要阶梯响应稳定就好,这里我们2ns就够:
添加眼图后处理到Tran1任务中:
这里Channel要选Tran1任务的P2,UI是0.5ns,N=7保持一致:
可见这个方法得到的眼图和刚才wrap多个0和1得到的眼图非常接近,而这个方法的仿真时间非常短,并且能获得更多信息,眼高眼宽,瀑布图,眼图详细属性等等:
如果仔细和刚才wrap的眼图相比,细节上还是有一点差异,这是因为两次任务获得的上升沿不完全一样,这就是不同vector fitting的结果。甚至由于网格,材料,采样等等因素没有收敛性分析,真正符合物理性的上升沿可能和这两个结果差别更大。
如果我们点击三维模块,将其S参数的宏建模从默认改成IDEM工具:
可在IDEM中查看无源性和因果性,可见该S参数质量不完美:
生成宏模型后可一键导入刚才电路中:
然后就回到电路界面了:
接下来正常操作,更新两个Transient任务,得到的上升沿就一致了,因为用的一个宏模型。然后两个classical眼图后处理的结果基本一样了。
小结:
1. 眼图计算分三大类,Classical传统方法,Statistical统计法,和Worst Case最差情况。主要推荐的是Statistical统计法+阶梯信号Step response。
2. 本期介绍的两个方法都属于Classical传统方法,一个是仿真多bit的PRBS信号,再用wrap time后处理叠加;另一个是仿真单bit的step响应,再用眼图工具的Classical后处理叠加,后者更快。
3. 本期用的Transient任务都不是真瞬态仿真,所以用到了vector fitting宏模型的概念,简单介绍了如何直接调用IDEM,分析S参数质量和等效电路生成;这里没有对频域结果的精确度分析。
4. 真瞬态仿真得到眼图也是很推荐。总之,无论什么方法,都是需要先获得接收处的时域信号响应结果,眼图都只是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