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T 2011的网格问题 和 打开older files的提示
今天2010崩溃掉了就升了2011,发现两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1. 用2011打开2010的模型,发现网格数从原来2010的800万增加到了10000万,增大了10多倍。不知道怎么回事,我点了global mesh settings, 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界面,要求输入near field和farfield各自的lines per wavelength, 我把初值改掉了,恢复到了800多万网格。但是再点global mesh settings,界面又和2010的界面一样了。囧。
这个事咋回事?为什么第一次打开旧文件会网格激增?另外,那个界面为什么再也不出现了?
2。 2011比2010的进步在哪里呢,我的意思是,在结果的准确度、速度、资源占用方面有没有新的进步?
第一个问题没碰到过。具体问题可能需要具体分析。
第二个问题,可以参考CST帮助文件《New Features in Version 201x》。
我发现了,是我点到全局网格设置右边的下拉菜单了,点到那个六面体TLM的网格了,感谢
学习了,看来mesh真的是精髓哈,
恩,网格设置是最关键的地方之一,也是与自适应网格的HFSS的区别,正确的设置可以减少仿真时间并增加准确度~~
刚看了那个2012的官方视频,关于网格设置的,里面说微带的初值设成35、35、50,然后限制最小网格为结构的最小间距的一半,我查看了以前我的一些仿真文件,基本上最小的网格都是最小间距的甚至1/10了,但是那是自适应剖分出的结果。
我想问,35,35,50的设置,是不是有点太过于庞大了?举个例子说,我的一个模型用这个设置,并且按视频的方法限制最小网格,得到的初始网格数是4000万,但是,我在10,10,50下直接用自适应,得到的收敛后的结果(判据是两次检查符合收敛标准),得到的网格数也才1200万。
从仿真结果来看,而这在方向系数上几乎没有差别,在S11参数上看,有10%左右的差别在没有实测结果的情况下,你觉得哪个更靠谱一些?
过段时间实测结果出来过后,我会再给个比较上来。
35 35这两个值是可以改的,不用这么大,主要还是要看最小网格,如果35 35最小网格很小了,那就是不合适
还有你的模型fixpoint的选择,如果fixpoint太多,也会影响网格
这个真的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我可不可以这么理解:
1.最小网格的限制可以避免程序在不必要的地方剖分过多、过细的网格,从而浪费大量时间
2.上面的两个数值设置主要关注的是总网格数
3.fixpoint我感觉我还控制不了,一般都是设置的默认的1000,还需要进一步滴学习和经验
另外,我下面的两个做法你可否给我一个推荐?
1. 设置好最小的网格限制,然后设置一个并不大的总网格数(比如10,10),然后交给多步的自适应,等待收敛。
2. 试着好最小的网格限制,然后手动加密复杂结构处,然后设置一个相对1 的选择大一些的总数(比如,15,10),然后期待一两步的自适应。
实际上,对于不熟悉的结构,我通常是先按1做,然后不停滴观察每一步系统加密了哪些地方,然后在后面的修改中,模仿程序的修改,得到自己的局部加密方法,然后做一两步自适应,不知道这样可行否
anyway, thanks so much for your detailed explanation!
做了很多仿真,我对网格的看法就是:最关键的是网格本身的规则要遵守,这个Help文档和CST官方出的White Paper里都有涉及,而且已经说的不能再详细了;次之的就是经验,这个经验来源于多次的尝试和实践。
对于很多朋友都提及的,“这样的网格设置准还是不准“,”是不是网格越密越准“,”怎样能最节省网格提高计算效率“之类的问题,其实都不是很好回答。因为网格的剖分是在我们进行仿真中最后一项可以进行控制的流程,而它的设置,软件已经尽量的帮我们做了很多,我们能做的很有限;但同时,CST也留给了我们很多可以进行设置的地方来做修改,但是这些很不常用的设置,可能了解的人也并不多。因此我想说的就是,最没办法的时候,“试”就是最好的办法。
从论坛很多朋友最后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总结经验来看,在自学,或者不能系统的对软件进行学习的时候,“试”的办法起到的作用非常明显。我也是从试的过程中逐渐了解网格设置的部分功能的。而我有时候看大家的讨论,也能从中学到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
多试试,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