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通信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基础课程。它包括信道、模拟线性调制和角调制系统、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正弦载波数字调制系统和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奠定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系统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学习与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和通信理论,并具有一定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 课程主要内容如下: (一) 绪论 1. 通信系统模型、分类及常用通信方式; 2. 信息及信息量的含意以及离散信源熵的计算方法; 3. 模拟与数字通信系统常用性能指标的定义。 (二) 信道 1. 调制信道与编码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 2. 恒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3. 信道加性噪声基本特性,包括热噪声特性,等效噪声带宽等; 4. 离散与连续信道容量的基本定义。 (三) 模拟通信系统 1. 调制的基本概念; 2. 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SC)信号的产生与相干解调模型、已调信号的波形与频谱特性、载波提取的基本概念; 3. 常规AM调制信号的产生与解调模型、已调信号的波形与频谱特性; 4. 希尔波特滤波器的冲激响应与传递函数,采用滤波法和单边带(SSB)调幅信号的模型;已调SSB信号的波形与频谱特性,SSB信号的相干与非相干解调; 5. 幅度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分析及性能比较; 6. 调频与调相信号的基本表达式与频谱特性; 7. 频率调制与AM调制抗噪声性能的比较; 8. 各种模拟调制系统的比较; 9. 频分复用、复合调制及多级调制的基本概念。 (四) 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 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与数字基带信号的基本概念; 2. 信息量单位、信息速率与码元速率相互关系; 3. 数字基带信号频谱特性; 4. 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5. 基带传输码间干扰的基本定义; 6. 无码间干扰基带传输特性; 7. 部分响应系统的原理与模型; 8. 基带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9. 眼图的基本概念与观测方法; (五)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1. OOK信号的产生、波形与功率谱密度、调制解调模型及误比特率计算; 2. 2FSK信号的产生、波形、功率谱特性、带宽、调制解调模型及其误比特率计算; 3. 2PSK信号的产生、波形、功率谱特性、调制解调模型及其误比特率计算; 4. 2DPSK信号的产生、波形、功率谱密度、调制解调模型与平均误比特率的计算; 5. 二进制通信系统性能比较; 6. MASK信号调制原理与抗噪声性能; 7. MFSK信号调制原理与抗噪声性能; 8. MPSK的矢量表示、信号调制原理与抗噪声性能; 9. QAM的矢量表示、调制解调基本原理与模型。 (六)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1. 抽样、量化与编码的基本概念 2. 低通与带通抽样定理; 3. 自然抽样与平顶抽样的模型及其波形、频谱变换; 4. 均匀量化的基本概念及其量化信噪比分析; 5. 非均匀量化的优点及两种常用的对数压扩特性; 6. 脉冲编码调制基本概念及利用逐次比较法进行编码的基本步骤; 7. 时分复用的基本概念及数字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数字复接等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