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近效应是CDMA有,还是TDMA也有?
存在多址干扰(MUI/MAI),还有远近效应
远近效应主要是因为CDMA工作在同频段的信号叠加
是不是主要因为器件的动态范围受限导致的呢?
还有CDMA的软容量,当负荷满载也就是码字全占用时
再增加少量用户,只会引起话音质量的轻微下降
比如再引入一个用户使用PN1和原来的PN1用户可以同时通信?
怎么想不通这个道理,后进来的这个PN1如何与以前的PN1区分?
.55
远近效应主要是出现在上行链路通信中,距离基站较近的移动终端的信号可能会对那些由远离基站的移动终端的信号造成较强的干扰,使得其接收信号质量严重下降。为了处理远近效应,通常都需要引入功率控制
我觉得这个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干扰,并非动态范围。即使动态范围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某一个弱信号而言,在强干扰面前,依然会有很高的BER
加性噪声在信号的包络上可以看出是平滑的信号包络变毛刺了对吗?
那干扰呢,也是说如果干扰信号太强,会导致原始信号畸变过于厉害
所以增加BER对吧
那能解释一下我的第二个软容量的问题吗
他怎么保证后来的用户可以通信?
恩,噪声比信号猛烈的话
就是噪声变平滑了……
哈哈
关于你的问题2
CDMA是自干扰系统也就是说在用户越多相互干扰越厉害
仙农公式说信息率和信噪比的关系,可见要想通信信噪比不能太低
但是为了保证能够不掉话(切换的时候),还是要硬给塞进一个用户
这样它作为其他用户的干扰恶化的别人的信噪比,但是勉强还能用
不至于掉话的发生,但是如果是FD TD这样的对物理资源的硬性划分系统
而言,因没有多余的信道了,所以如果小区达到容量,新的切换用户只能
掉话处理了
不是码字被分光了
is95 用户的码字周期是2^42-1
关心的是相互的干扰
究其根本,近远效应的形成,是多址接入时,多个用户的信号并非正交所致。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 CDMA 的专有的,也不是 TDMA 完全不用考虑的。
——如果 CDMA 的反向链路能做到多用户之间同步,而且采用正交扩频码,并且信道
的多径扩散远小于 Chip 宽度,那么这种场景下也是不需要考虑近远效应的。
在目前的 IS-95 和 3G 中,反向链路并不是完全 Chip 级同步的,因此必需要
考虑近远效应。
——如果 TDMA 的反向链路中信道多径扩散和用户终端定时误差的联合效果超过了各
用户的时隙间的保护间隔,导致接收端的信号在时间上有所重叠,那么这种情形
下,照理也是要考虑近远效应的。
在目前的 GSM 中,上述时隙间的保护间隔设计得足够,因此不必考虑近远效应。
.55
.55
.55
idiot帮我看看我的问题2吧?
如果严格正交且同步,是否就不存在多址干扰了?
.55
还有多径呢
其实我还是不太明白
所谓的干扰是如何区分的
同频工作
不同用户的信号用不同的PN来区别
为啥一个信号过大就对别人是干扰呢
不是用pn来区别用户吗
如果pn严格正交的话
多址干扰
是说PN1的用户信号受到非PN1用户信号的干扰
还是说小区A的PN1用户受到小区B的PN1的干扰?
其实也许搞清楚什么是干扰
我就能明白为什么要功率控制各用户发到基站的信号有相同的电平
本来是正交的,存在多径延迟就不正交了
首先我觉得不是因为这个原因不正交吧?
其次假设完全正交,我也不太理解干扰
就像上面我提的问题一样
严格正交的理想情况是不存在的
由于多径的存在,不同用户间肯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
干扰
.55
听到这样一句话
cdma的扩频吗不可能正交
因为正交必然是周期序列
而周期序列不承载信息
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有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把扩频吗和扩频后的信号两者搞混了吧
可能是我记错了也许原话是
cdma信号不可能正交
因为正交必然是周期的
而周期信号不承载信息
这个和大家说得因为多径导致不正交
似乎出发点不太一样呀
原来小区的系统容量不是说有多少个可以区分的码字就能容纳多少用户啊
书上原话在系统满负荷情况下再引入新的用户,我以为满负荷就是码字用光了
明白了
另外你说的"新用户自己在这种情况下还不能用"是什么意思,不能用如何对其他用户产生干扰?
昨天晚上读了一篇文章,里面有这么一段
It has been well appreciated for some time that the near-far problem is actually not intrinsic to a direct sequence CDMA system, but is due to the sub-optimality of the matched-filter receiver. The matched-filter only depends on the signature sequence of the user to be demodulated, and is optimal (in the sense that its outputs are sufficient statistics) only when the signature sequences of the users are orthogonal to each other. When this is not the case (such as for pseudonoise sequences), performance gain can be achieved by taking ionto account the signature sequences of the other users as well.
------S.V. Hanly and D.N. Tse
Power Control and Capacity of Spread Spectrum Wireless Networks
D.N. Tse的网页上可以找到,大概50+页
相关文章:
- 请教:同频同码的两个信号是否会产生远近效应?(05-08)
- wcdma的网络拓扑图是怎样的(05-08)
- 请问GSM/GPRS/CDMA/3G之间是什么关系啊?(05-08)
- WCDMA的调制解调方案是?谢谢(05-08)
- 请问哪里能够下载TD-SCDMA的协议?(05-08)
- 请问在TD-SCDMA中目标小区帧号(CFN)是指的什么(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