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淘宝店 易迪拓培训 旧站入口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交流 > 3.5转N转接器

3.5转N转接器

05-08
最近做了一种:N-3.5的转接器,呵呵,由于没有N端的校准件,所以还是使用的 3.5(K)-N(K)接上N(J)-3.5(J)一起测得,(由于只是实验测试,所以N工头没加螺套,直接插的)如下图:(测试端口都为3.5端口)
本人是机械专业出身,不是电学专业,勉强懂怎么做,说不出其中的道道来,大家看看这个曲线正常么?测试了5组,大体差不多,按平方根折算下来单个转接器大体在1.1左右,还可以改进么?


结构介绍:
N型端有一介质,3.5端有一介质,中间有空气错位补偿结构(外壳7mm到4.9mm的台阶),外壳一体,内导体一体,通过工装实现装配,可靠性是良好的,当时的初衷是作为工程级别的产品,对长度尺寸大幅度减小,几乎到不能再小,没有考虑长度方面对性能的影响。
不知道通过曲线看,如果将其提高些性能,可以怎样改动。增大两端介质到端口的距离和增大两个介质之间的距离能不能变好啊?

具体结构不了解,不过看你的测试结果比较有趣。
想请问你,你的测试图横坐标是频率,那纵坐标是什么呢?
怎么会在900MHz小于0dB(图上显示-100dB多。),在16GHz附近是1.几。
这两个参数分别是测试的什么指标?
谢谢小编

不加螺套会有影响吧
能不能用时域看看反射点在哪?
由于两个转接器不是同型号的,准确的说是结构和界面不同,所以用开方不准确,有可能其中一个的性能好些,一个差些,结构图贴出来,大家帮你看看,这东西做烂了。

根据测试曲线看,波形也算正常的。指标不错,开平方根的算法只能定性估计一下,并不能定量地确认指标。你还需要加工螺帽,用N型校准件测试一下才能确认单个的指标,一般JJ要比KK好的多。长度对指标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补偿。

都是开平方的?
怎么听着说的都觉得有点不专业啊。
http://bbs.rfeda.cn/read-htm-tid-75862-fpage-3.html
你结构是仿的哪家的?你改进的余地还比较多。可以把结构放上来大家帮你看看。

如果你是工程用,没必要在做过多修改,如果已经满足客户使用要求,足矣。
工程级别的设计,也不要发结构图上来了,估计大家也提不出好的建议出来。
如果你想做一个高精度的产品,按照精密连接器要求。包括界面,包括空气段长度都好好标下。在做做。

曲线是驻波比测试:横坐标是频率,那纵坐标是驻波比值。
第二个是插损曲线,又没取消,由于是单端校准,就没有意义。

谢谢各位了,结构不是抄袭其他任何产品的,都是自己苦苦琢磨的,从来也没见过什么国外的强货。
由于结构比较经典是公司专利,而且由于保密要求传图也极其不方便,对不住了。
后面只有自己慢慢摸索改进一下了。实在不行就算了,反正工程级别的足够了。

这款性能是可以做到很好的,《1.10(18GHz),好像我前期有个帖就是说的这款产品。
由于内部结构大多是空气段,除了界面的精度之外,重要的就是尽可能多分段过渡,
当然,我说的是精密级。这是一种极限的挑战。

周兄的N-3.5转接器我见过了,我觉得连接器的设计可能考虑的东西不单是性能了,还有结构的经济性和生产效率等等了。如果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能做成经济性好的批量性结构岂不是更好?
虽然我的结构尚未做批量性能稳定性试验,不过小于1.1是没什么问题的。我是想怎样把这个批量的简单结构优化一下使其性能可以达到精密产品的性能。有野心才有动力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