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7/16M-1/2L馈线接头
我最近设计了一款7/16m-1/2l连接器,性能要求VSWR小于1.06,0-2.5GHz。
可是实测的结果和我用HFSS仿真的相差很大,这种情况以前很少遇到。
而且调试过程中,老是相反的情况出现。本来有两三年经验的我一下被他搞蒙的。
希望大家帮我看一下,给个建议或方法。不胜感激。
多谢
仿真的性能还不错,但要实测《1.06,批量生产稳定确实有难度。
我建议一种方案供参考,希望对您有用,另外电缆性能差异很大,我将类似结构换不同电缆的实测值也附上,只是想说明连接器仿真《1.03不一定实测组件一定会《1.06.愿您能成功。
多谢小编指教。真的很谢谢。
不过客户要求后端必须是有绝缘支撑,
还请多多指教。给小弟一些方案。
谢谢。
后端加绝缘支撑,是为了抗电缆翘曲。但从电性能来讲是肯定变差的。
既然大致结构已固定,只能在你的结构上调整了。建议是多增加空气介质,
支撑用高强度PP,可以薄一点但强度够。(参考我的N型)
另外,选择性能好一点的品牌电缆。要知道组件的VSWR=VSWR1*VSWR2*VSWR3
VSWR2就是电缆本身的驻波呀!
这里的小编和小编还是非常专业的!
小编有空交流下呢!
接头与线缆的阻抗匹配是关健
感谢楼上几位朋友的帮助,感谢zhou-xin的详细解释和方案,
您们说说的相关事项,我在实际中也都注意了。但是就是性能VSWR下不去,
我的后端支撑用的是PTFE,但是不知道后端匹配具体应该怎么计算。
若果是PP介质的话,那么介电常数因该是多少呢?
不好意思,直接在您的图上建议了。从图上看结构过渡太多了导致不确定度增加,改进也困难。首先改进结构,基本定型后再参扫优化。前面台阶设计在7/16中不常用,就简化直接压进去吧,反正后面孔不大于16.有台阶定位,中间空气段是倒可作为优化的重点,共面补偿+高抗补偿,后部处理也要简化,注塑的绝缘子直接压进挡圈,绝缘子尽量挖空,PP介电2.2.但由于有空气,等效介电是很小的。缩短电缆芯线部位的长度,有利于批量一致。
还有用HFSS仿真时把电缆端也要画进去,看结果尽量减低VSWR吧。
多谢,你的建议很好,我按照你的结构再试试。不过这几天我很郁闷的是:我也是按照共面和高阻补偿,把空气部位的内孔加大,支撑绝缘子挖空,可是阻抗更低。好像常规的经验都失效了
小编的结构和RFS的好像是一样的啊
1楼的结构和我们的一款产品类似 我们的结构0-3G《1.05,尾部绝缘支撑该为PP材质驻波会变好的
呵呵,天下商品竞争的终极结果就是大同。如现在的N-12L,最求成本与性能的最优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您说呢?
呵呵 说的是 现在的产品 我们这一带是靠模仿别人的产品在做 真正自己研发的产品很少
小编的结构能看一下吗/学习一下
后面的绝缘支撑选择PP。同时,在绝缘支撑上均匀分布6个小孔,可以按复合介质计算阻抗。
复合介质计算阻抗具体怎么做?能详细点吗?多谢。
馈线连接器同仿真差异的真正原因在于,电缆外导体定位无法精确定位。在安装时一定小心。
看你的防真,结果还很差。近来设计的低成本连接器给你参考。
你的方案太老,有很多问题。
交流hnwang112@163.com
有几个问题请教:
1.安装时电缆是直接插进内导体6的,那内导体6尾部是开槽结构,且是弹性材料?(图面上是焊接还是插入式看不是很清楚)
2.电缆固定夹10有2个以上波纹,与不同电缆的配合效果不知怎样?
3.螺套4看上去两端都比螺套内径大,怎么装上去的?
当然,优点也是很明显的,借用焊接式结构改成安装式,大大缩短了空间尺寸,赞赏!
个人认为你的这种结构不是很好,成本上也不省。而且批量稳定性很差
主体上没有卡扳手的地方?
主要还是过渡太多了导致不确定度增加
批量稳定性很差 ,问题多多
有学习到很多知识。
内导体靠小台阶定位的,而且内导体后端收口了,在安装时,内导体很可能向前窜动的,界面尺寸不好控制
这个产品尚需要改进,其所表达出的设计思想以及具体实现方式无疑是目前我所见到的7/16中最优秀的!
周新:现在怎么热衷于搞这个了啊,看你发的几批东西,我感觉都是考虑电性能上的,应该还要考虑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还有批量的稳定性。
李兄,好久没见了,现在还好吗?其实我也没热衷于搞7/16这块,已经是很久以前回的帖了。我现在主要精力还是在拓展SMP、SMK等微波连接器的系列化。你知道,现在那些货架产品均已固定很难替换了,也不想跟他们争,只有新的项目参与进去才能有机会。有时间我到蚌埠再来找你聊!
相关文章:
- 高性能运算用笔记本用什么好? (05-08)
- 高性能微波/毫米波GaAs器件在3G/4G网络中的应用(05-08)
- 求关注高性能带通滤波器设计 (05-08)
- 请问微带天线馈线到底怎么接?(05-08)
- 如何确定微带天线的微带馈线线宽和长度(05-08)
- IE3d 9怎么画 馈线阿(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