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淘宝店 易迪拓培训 旧站入口
首页 > 无线通信 > 通信技术学习讨论 > 问一个峰均比的问题

问一个峰均比的问题

12-12
关于峰均比的一个问题:峰均比是怎么产生的?如何计算?不同的调制方式的峰均比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哪位大侠能给出详细的理论解释?谢谢:)

峰均比是衡量基带信号的幅度变化的指标...
——只有恒包络调制(在一定条件下,如,不限带)才能很好地达到最好的峰均比....
——换种说法,只有星座点和过渡轨迹严格在一个圆上运动,才能实现最佳峰均比...
一般说来,MPSK 和 MFSK 可以算是恒包络调制,但是如果对它们进行限带滤波,则
其信号在相平面上的轨迹也会偏离那个圆,所以其包络也会出现抖动。
至于 QAM 之类的调制方式,或者 OFDM 那样的变换域调制方式,基带包络的抖动就
更为明显,因此峰均比也就更大..
.51

单位圆上星座点之间的过渡轨迹怎么理解?
.193

和传统的每个符号对应于相平面上一个点不同,每个信道符号体现为星座图上
一条轨迹(特别的,对于恒包络调制,可以说是对应于相位树上一条路径)。
传统逐符号跳变的方式,将导致频谱上较明显的带外泄漏,或者说,较缓的
带外滚降。
.51

峰均比本来是想用来评价器件(基带DAC和RF的HPA)非理想线性带来的影响
不过由于峰均比只表示信号本身的特性,没有考虑器件的特性,
因此其实不能说明多少实际问题。
PS:基带和RF的峰均比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窄带信号的基带等效过程得到。
带外辐射的角度来看的话,更有意义的实际上是RF的峰均比。


.51

能说明一定问题不假,但是实际中确实仅仅降低峰均比就未必就可靠
问题是可能信号中有很多刚好小于峰值的次峰,峰均比并不能表示出来。

呵呵,有许多略小于峰值的次峰,那么非线性对信号的畸变影响并不大啊.. hoho..
当然,PAPR 只是一个简单的指标,并不能完全确定信号受非线性的影响...
——逻辑上用幅度的概率分布应该会更精确一些,但是实际应用会很麻烦.
.51

据说3GPP愿意采用Cubic Metric或者最好用Power De-Rating,PAPR说明问题很不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