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淘宝店 易迪拓培训 旧站入口
首页 > 微波射频 > 射频工程师交流 >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12-07
    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向国内外开放,主要研究方向包
括计算电磁学及其应用;电磁波传输与辐射;微波/毫米波电路与网
络以及微波/毫米波应用。并与国外保持密切的学术联系,担任IEEE,
IEE,URSI等权威性国际学术组织和中国电子学会的多项学术职务;
每年有多名教授出国讲学、合作研究和出席国际会议;并可与国外
联合培养研究生。 现有章文勋、孙忠良、王蕴仪、杨铨让、戎敖
生、洪伟、何立权、沈楚玉、苗峰、孙敏松和窦文斌等教授11名,
副教授13名 202.115.22.194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1991年经国家计委批准,在教育部首批遴选的国家级重点
学科、设有博士后
流动站的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基础上建设,1993年建成并通过验收,正式向国
内外开放。毫米波系
统专家孙忠良教授担任实验室主任,中科院院士林为干教授和首席科学家陈定昌研
究员先后担任实验室
的学术委员会主任。目前实验室有固定人员29人,其中教授11人,博士生导师9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
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3人,总装备部专家组成员1人,“863”计划专家组成员1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2人。
  实验室致力于开发利用毫米波频谱资源,以基础理论和基础技术的研究为核心,
注重毫米波的前沿
课题和交叉课题,以及新型毫米波系统中关键技术的研究,形成了以毫米波电路与
网络、毫米波传输与
辐射、毫米波应用系统与测量技术、毫米波与相关学科交叉的理论与技术为四大研
究方向。1997年以来,
实验室共承担科研项目11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3项,5年科研项目到款经费3000多
万元,年平均到款科
研经费68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436篇,其中国外核心刊物78篇、国内核心刊物
154篇、国内外学术会议
204篇,SCI收录58篇、EI收录95篇、ISTP收录32篇;SCI引用18篇43次,国外学者
出版的手册、专著引用
10多篇;出版专著1部。获科技进步奖2项,其它奖2项;鉴定成果2项;申报专利
12项,其中8项申报发明
专利;转让科研成果1项。培养博士18人、硕士41人,出站博士后研究人员4人。
  近年来,实验室在毫米波频谱开发利用研究、毫米波准光技术研究、甚小口径卫
星通信终端、电磁
波传播与辐射、计算电磁学研究、移动通信技术研究、毫米波新型传播线与微波化
学研究、集成电路芯
片设计研究等方面,达到或领先国际先进水平,或拥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填补丁
国内空白、取代进口
产品,或取得亿元以上的经济效益。
202.119.14.197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
     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于1990年,是国
  家教委和国家计委在东南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重点
  学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性实验室。1995年首
  次通过了国家教委的验收。经过系统重点学科的基
  础上建立起来的开放性实验室。1995年首次通过了
  国家教委的验收。经过十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实验
  室在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
  了巨大的成就,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
  响的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研究人员30人,其中教育部特聘教
授1人,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9人,副教授10人。由北京邮电大学副校长、国家“
863”计划通信主题第
一届专家组组长钟义信教授担任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程时听教授任实验室主任
,国家“863”通信主
题专家和国家第三代移动通信研究项目总体组组长尤肖虎教授为主要学术带头人。
实验室现为通信与信
息系统学科硕士生、博士生培养点和博士后科研站,目前在实验室学习和从事研究
工作的博士生和硕士
生共有180余名。另外每年来实验室工作的博士后人员,访问学者和客座研究员约
12名左右。实验室定期
发布“开放课题指南”,接受承担开放课题研究的各方学  
者。
  近五年来,实验室共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项目63项。1995年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一项。所承担的国家"863"
“九五”重申之重课题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究项目取得
重大突破。已验收的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均被评为
特优或优。近五年来发表论文403篇,专著4本,其中国际
权威杂志lEEE Transactions等论文41篇,收入SCl和EI检索论文94篇,申请国家发
明专利10余项。在国
际最具影响的IEEE国际通信会议上连续9年发表论文,论文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实验室在CDMA与扩展频谱通信、现代信号处理及其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移动通
信网络与系统理论
及应用等方向上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工作,形成了从理论研究、系统仿真、算法优化
、软硬件设计与调试
直到现场试验完全自主完成的研究开发的优势和特色。由实验室牵头承担的国家“
863”重大项目“第三
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制开发”,在国内首次进行了现场实验,掌握了多项国际独创性
的核心技术,标志着
我国成为国际上为数不多地掌握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国家。为中国企业
生产CDMA移动通信设
备提供有力的支撑。
202.119.14.197

孙忠良 1936年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电
磁场与微波技术
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60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后留校任教。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国防科工
委专家组成员。他在六、七十年代,主要从事无线电接收设备课教学工作和微波低
噪声放大器科研工作.
七十年代至今,研究毫米波信号产生,低噪声放大、频率变换、功率合成、相位锁
定、PIN开关、集成天
线和准光学元部件,以及毫米波高频分系统和系统。其中毫米波体效应二极管及振
荡器系列、毫米波固
态功率合成器、毫米波小型化雷达、毫米波集成前端等课题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
一等奖,省部委一、
二等奖,光华科技基金一等奖等近十项重大科技奖励。八十年代以来,先后在国内
外学术刊物和学术会
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何振亚 东南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学科创始人和学术带头人之一,博士
生导师、博士后科
研流动站专家组组长、国家攀登计划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国际电气电子工程院
院士。武汉大学、山东大学等12所高校兼职教授,同时还担任中国神经网络委员会
副主席、全国信号处
理学会副主委等。他在东大任教50余年,培养出大批高水准人才,其中博士后15名
、博士48名、硕士65
名。教学质量优秀,获省级一等奖,国家级二等奖。编著14本,获国家级优秀教材
(图书)优秀一等奖
两项,部、省级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发表论文近600篇,在国际刊物及学术
会议上发表论文约一半
获得国际神经网络学会颁发的神经网络研究领先奖等七项。承担国家级项目30余项
,获国家、部省级奖
逾20项。1999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均属第一完成者)。
2000年连续获国务院
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联合颁发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及优秀指导教师称号、中
国高校自然科学二等
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优秀教材一等奖各一项,IEEE APCAS 2000国际会议
优秀论文奖。
    
  尤肖虎 1962年8月出生,1988年于东南大学信号、电路与系统专业获博士学位。
任东南大学移动通
信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全国百千万人
才工程第一、二层次
人选,无线电工程系系主任,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获得者、国家教委跨世
纪青年专家首批入选者。长期从事移动通信与信号处理方面的科研与教学工作,曾
承担与移动通信有关
的国家级项目十余项,在国际权威杂志IEEE Transactions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在
国内外引用近百次参与
出版英文和中文专著各一部。现为中国电子学会理事,《电子学报》编委,国家
863计划通信技术主题专
家组成员,中国通信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1999年初起任国家第三代
移动通信系统研究开
发项目总体组组长。
    
  洪伟 1962年生,1982、1985和1988年分别于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和东南大学获
学士、硕士、博士
学位,现为东南大学无线电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副
系主任。近年来在国
内外一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多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其中被
SCI、EI和ISTP收录128篇
次,论文和专著被国内外学者引用超过170多次。有四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曾
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
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光华科技基金二等奖
一项;1990年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荣誉称
号,1993年获第三届
中国青年科技奖,1994年入选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
年基金和"江苏省首届
青年科学家奖",1997年入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同年获国家人事
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
年专家"荣誉称号,1999年获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学科带头人称号。2000年入选全国
"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
二层次"人选。
    
  陆佶人 1938年出生,教授、博士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评
议组成员、总装备
部水声及水声对抗专业组成员、中国声学学会理事。主要从事非线性信号处理、统
计信号处理、目标识
别等信号与信息处理的理论与技术的研究。主持、参加过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负责
研制的重大科研项目
"YTM测量系统"9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94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与
612厂共同研制的"数字
侦察声纳"获1991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八五"期
间所负责的"拖线阵声
纳目标识别技术研究"于1998年获中船总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研究的"拖线阵
角谱法定向方法研究"
"水声信号参量谱分析技术"、"多比特数字信号频率综合测量系统"等多个项目分别
获得中船总公司及国
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先后获国家人事部和国家教委"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
家"和"全国优秀教师"
等称号。
    
  王志功 1981年12月于南京工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1990年6月于德国波鸿鲁尔大
学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0年10月起赴德国弗朗霍夫应用固体物理研究所做博士后;1992年10月起在该研
究所任客座研究员,
从事以砷化镓工艺为主的超高速, 微波和毫米波集成电路, 光电集成电路设计, 设
计出上百种集成电路;
创造并保持多项世界纪录;迄今为止已在国际和国家级重要会议和核心期刊上发表
了一百余篇论文。已
获得七项德国发明专利和三项国际发明专利;应IEEE出版社邀请完成英文专著"光
纤通信电路设计"。
  1997年归国定居工作,受聘为东南大学无线电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
奖励计划"特聘教授,
电路与系统学科带头人,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领导建立了射频与光电集
成电路研究所,担任
所长。1998年五月被推选为国家863计划光电子主题专家组第五届专家组专家。
1998年获"国家杰出青年
科学基金"。1999年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  
    
  程时昕 1936年1月生,1958年南京工学院毕业,现为东南大学教授、通信与信息
系统学科学术带头
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科群主任。1973-1975年主持设计北京
地铁无线通信系统解决
了列车在隧道中的通信问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79-1981年在英国伯明
瀚大学任名誉研究员。
1986-1989年研究扩展频谱通信技术,其成果获1990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0-1995年主持数字
移动通信自适应均衡技术与抗干扰技术研究,获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奖
。发表论文100余篇。
1992-1994年任国家863计划首届通信高科技专家领导小组成员。1990-1995年主持
创建移动通信国家重点
实验室,成为我国从事移动通信高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1984年至今共指导研究生
82名,已有25人获得
博士学位,46人获得硕士学位。现为中国电子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会士,国际无线
电科学协会URSI中国
委员会委员。
    
  戎敖生 1961年出生,江苏丹阳人。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
授、博士生导师
1988年4月于东大无线电系获博士学位。1994年4月至1995年12月以高级访问学者和
Research Associate
身份,赴美国Oregon State University研修。被遴选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优秀年
轻人才培养计划"培养
对象和江苏省"333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一层次)。 他
主要从事微波毫米波
领域的前沿性基础课题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研究者,先后完成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重大项目一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四项、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教育部跨世纪
优秀年轻人才基金、
江苏省"333"人才培养基金等二十多项。在国际权威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约九十篇,
四十多篇被SI和EI收录
他作为主要完成人完成的"毫米波无源电路的数值分析与应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
四等奖。
  
  章文勋 1937年12月生于上海市。1958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
1985年晋升教授,
1986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长期从事天线与传播、微波技术、工程电磁理论及其数
学方法的教学和科研,
曾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重点学科带头人。现任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
主委、天线与微波技
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已培养硕士三十余名、博士十余名、博士后三名;主
持并完成各种科学基
金、国际合作、科技服务等项目近四十项;撰有专著"无线电技术中的微分方程"(
1982)、"电磁场工程
中的泛函方法"(1985)、"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sm: Functional
Methods"(1991)等。担任中
国电子学会、IEE、IEEE、URSI等学术组织的12项职务。其科研成果曾获国家教委
科技成果一等奖(1992)
因其得到国际认可的突出学术贡献被授予IEEE Fellow Award(1999)。
    
  崔铁军 1965年9月生,1987、1990、1993年分别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获学士、硕
士、博士学位。
1993年11月至1995年5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任副教授,1995年获得了德国亚历
山大·封·洪堡基金会
的资助,作为研究员在德国波恩的卡儿斯鲁厄大学的微波和电子研究所从事为期两
年的研究工作。1997
年崔博士被邀请到国际著名的伊利诺依大学计算电磁学研究中心从事电磁散射和逆
散射的研究。开始作
为博士后副研究员,接着作为研究科学家。
  崔博士曾获得了URSI(国际无线电联盟)的青年科学家奖。美国空军科学研究实
验室、自然科学
基金和能源部最近联合资助伊利诺依大学计算电磁学研究中心完成国家战略性的重
要科研项目,崔博士
是这些项目的一位重要的贡献者。
202.119.14.19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