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卫星高频头的噪声温度怎么回事?
左右,有的甚至更小!可是这个噪声温度,换算成噪声系数也就是0.3-0.4dB左右,那个时
候怎么可能达到呢?即使是现在也是很难做到啊?
有哪位大牛知道怎么回事啊?
可以达到,是噪声匹配的。用的是富士通管。
C波段LNB做到0.4dB还是可以的,只要最小噪声系数能到这个值,然后找到对应的
最佳源匹配就可以实现噪声匹配了,当然宽带可能相对难实现些,窄带相对简单些。
另外,你说的噪声温度30k是LNB的等效噪声温度Te吧,Te=(F-1)T0,T0=290k,
Te=30k, 得到F=1.1,NF=10lg(1.1)=0.4dB。
不好意思,那天发完之后有事就没来看回复。我的意思是说,如果20K是我们一般定义的噪
声温度,那么对应的噪声系数才0.3dB。即使现在我们拿到的一些低噪声管如ne3210之类,
C波段最小噪声系数也就是0.3dB,做成两级放大器肯定要比0.3dB大不少的。况且对于高
频头后面还有滤波混频会带来一定的噪声(当然很小)。还有高频头是匹配到50欧嘛?如
果还要匹配到50欧,噪声系数更大了。当然还有80年代,像ne3210这种hemt管估计还没成
熟呢,即使有也很贵,可高频头不贵啊
两级放大器也不一定NF恶化很多,根据Noise Factor的级联公式,
假设两级里的单个放大器噪声因子都是1.1即0.4dB,
Noise Factor(总)=1.1+(1.1-1)/G, 如果第二个LNA的增益为20dB,即100,
那么Noise Factor=1.1+0.001=1.1001,基本不变。
嗯,你公式里的增益应该是第一级的增益吧?
你可能还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单个放大管最小噪声系数0.3dB左右,两级管子构
成一个放大器,一般增益就是20多dB,通常会比单级管子最小噪声系数大不少。况且第一
级管子前面完全做最佳噪声匹配,不管驻波了?
而且这是80年代的水平,当时的水平怎么做到的?即使现在做到成本也不低吧,怎么高频
头那么便宜呢?
一般都是设计成cascade管子贡献噪声比例比例很低--如果不是频率太高的话不难做到。通常噪声匹配和阻抗匹配是很接近的,如果真是要求非常高可以调整源阻抗,比如下面这篇文章,给射电望远镜做的
Leonid Belostotski and James W. Haslett, "Sub-0.2 dB Noise Figure Wideband Room-Temperature CMOS LNA With Non-50 Omega Signal-Source Impedance", IEEE Journal of Solid-State Circuits, Vol. 42, No. 11, pp. 2492-2502, November 2007
嗯,是第一级,写错了。
噪声对应的源匹配电路设计完后,还是可以通过源匹配和输入匹配共轭实现
良好的驻波比的,因为Ms(即源端失配因子)在共轭匹配下不存在,对应的输入
端驻波是很好的。
至于高频头成本为什么这么低,不是很清楚。
嗯,咱么不说理论说事实吧。在射频微波领域,国内电子13所做低噪是很牛的。可是你看
他们的产品手册,即使是2008年版本,用GaAs单片工艺,或混合集成,在C波段就没有以下
的!这怎么解释呢?
看到的国外的低噪产品也很少有低于1dB的,如下面链接
http://www.esmchina.com/ARTP_8800064478_1500.HTM
0.85dB已经号称业界最低了!
C波段的可能不多,但L波段的低于1dB还是很多的,0.4dB,0.5dB也不少。
你可以上www.minicircuits.com看看。
可是卫星高频头是在C波段啊!而且是80年代,怎么会有这个水平呢?以现在的水平,在L
波段也就是0.5dB左右罢了。我一直怀疑那个20K的定义是不是和一般理解的不一样!
13所怎么也说不上很牛吧,他家的模块电路不错,但是单片还赶不上电子55所。
如果和国外比,差距还是非常大的。
国内自己能做mmic产品只有13和55,55强在功放,低噪没有13做的好!
你说的和国外差距很大,是指低噪吗?感觉在常见频段差距不大啊。
请举个例子先
相关文章:
- LNB高频头的性能确定 (05-08)
- cst里面对称的那个怎么回事?(05-08)
- 请问:spectreRF仿真显示Cgs为负数,这是怎么回事? (05-08)
- 帮我看看我的ADS搜索页面怎么回事?(05-08)
- 有谁知道取样锁相技术?(05-08)
- 有谁知道100Hz以下的电磁波怎么接收?(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