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淘宝店 易迪拓培训 旧站入口
首页 > 仿真设计 > CST微波工作室 > 谁做过CST MWS的Frequency Domain Solver与HFSS的对比

谁做过CST MWS的Frequency Domain Solver与HFSS的对比

05-08
哪位达人做过CST2009的频域仿真器与HFSS仿真的对比?哪个更强?cst2010中的频域仿真器真的比2009强么?有hfss的强吗?谁做过仿真测试?

这样的讨论没有意义,因为你连“强”的定义都没有!怎么样才算一个比另一个强?
CST MWS 2010版的Frequency Domain Solver比CST MWS 2009“强”的定义又是什么?

不知道是不是我不会用,我觉得我做的模型在CST仿真比速度慢出名的HFSS还要慢。

可能是我不会用吧,反正我用“自适应网格加密”跑了6个小时都没有把结果跑出来。HFSS,6次迭代已经收敛了,一般30分钟左右就出来结果。

我指的强是指在精度差不多的情况下,哪个速度更快。

一般情况下,需要看求解的问题类型,在计算宽频带,大尺寸时,CST求解的速度比HFSS快。求解滤波器之类的问题,HFSS频域计算速度可能比CST快。认真学好一个软件,再慢慢探索各个软件的优缺点。

参加过一个小workshop,这里现学现卖一下。
多模多端口的情况下应该是频域求解速度快,因为各个端口的各个模一次都求解出来了。
反之,端口少频域宽的应该是时域求解快。各个频域结果一次性计算出来。

其实可以做这样一个比喻,就是海尔做了这么多年的电视,总是比不上海信电视;但是海信虽然也有冰箱,但总也比不上海尔的冰箱。海尔做冰箱出身,海信做电视出身。
呵呵。

这个没有必要讨论了。
用好一个就行了,因为本体算法的不一致,肯定会有区别。
在cst频域求解器中也可以使用有限元,用同样的划分,这个和HFSS的速度差不多。
FIT的优势不是在于速度,而是在于边界的处理。

学习一下,赞一个~
频域、时域的算法优势区别所在嘛;
单就频域来说,HFSS核心发展的FEM频域算法也不是FIT时域占优的CST可以立刻超越的,反之亦然。
正如前面的同行所言,精通一个工具,并用到极致才是我们使用软件的目的,软件是工具,是人处理各类问题的人脑功能外延,能发展到商业软件,必然有其普遍的意义所在,作为使用者,我们最好理解工具的意义所在,并活化这个意义为我们所用。


学习了,看来用CST做相控阵不合适啊。
不过貌似同样的模型由于端口多,我的电脑在HFSS里就算不了几次迭代很快就超出内存了,而CST虽然非常慢但N个端口后还是能出结果

g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od

为什么不能做对比呢?
拿天线仿真来讲,如果仿真的天线是50 Ohm,建模后分别用两种软件进行仿真,对比结果差异性。然后天线拿去加工,回来后实测,再跟两种软件的仿真结果做对比,很清楚就知道谁仿真的更接近实测值的。因为仿真、加工的天线可以实测,就算用任意软件仿真有偏差,只要边实测、结合软件做修正,改版后加工,不出问题的话,回来的天线肯定就满足要求了。
然而,如果仿真的天线不是50Ohm的,实测起来就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加工出来的天线就不清楚到底怎么样?更不清楚以那个软件仿真的结果为参考依据了。

不用这么复杂,在CST里面,用T仿真一次,再用F仿真一次,如果结果一致,那就基本可以说明没问题了,要是结果不一样,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看到底是那个仿真出了问题

12楼的描述非常不严谨,计算电磁学的比较(Computational Electromagnetic Validation)不需要这么“复杂”,但又不是那么的“简单”。楼上已经说了一种方式,请小编参考IEEE Standard 1597系列。

ls说的很奇怪哦,不知所云。
大家仿真一个模型,比如天线,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无外乎两个目的,理论研究和量产出成品。前者的话,可以把仿真结果跟理论计算进行对比,就知道仿真的准不准了。后者,肯定是要仿真得到的最终模型尺寸拿去加工的,加工后肯定是要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肯定要跟仿真进行对比,这样才知道仿真跟加工的偏差有多大。可能是仿真建模不准造成的,也可能是加工中控制不良造成的。但是有的时候,限于测量手段缺乏的原因,就只能相信仿真结果。试问此时,如果仿真(不管是建模还是仿真条件等设置出错)有问题,就直接导致加工到的成品性能不达标。
我的解释,应该很清楚了。

建模错误如果不能反应在仿真过程中,也就是说不报错,那软件就认为模型是对的,就会给出错误的结果,这个就不能说算的不对了
另外,算的准不准,大部分时候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一个软件里面使用不同算法,甚至比较不同的软件之间的结果,总有办法的

当然,我的前提是指建模正确。
你说的没错,相互比较是有必要的,我相信不同软件之间各有各的优缺点,甚至是cst里不同的仿真模式都是有不同针对性的。

说明你没有看过我所说的IEEE 1597协议,所以说了一大堆原则却不知道计算电磁学数据验证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算法之间的比较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软件之间的比较也有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仿真和测量之间的比较需要注意的地方更多,而且这种比较反而有可能是“最不准确”的比较方式。

我的确没有研究过你说的协议。
如果你能详细的解释一下,把个中缘由说明白,就能更加展现您的学识与细心,这不是更好吗?您的回帖才更加有价值。谢谢!
我是做工程、产品的,找时间一定看下您提到的协议,学习一下。

太复杂,除非开专题报告,否则这种留言不可能说清楚。

好的,我知道了,谢谢!

Top